10月18日上午,海安市图书馆内氛围热烈,一场主题为《农耕文明——河边的祖先在做什么》的人文科普讲座精彩开讲,吸引了约40位青少年读者参与。本次活动由“花开远方”的老师主讲,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解码黄河文明、探寻祖先智慧的历史之旅。

讲座一开始,老师就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都爱住在河边吗?”这个问题立刻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,大家纷纷举手抢答,有的说“河边有水喝”,有的说“河边能钓鱼”,各种充满童趣的回答让现场笑声不断。在这欢快的互动中,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当天的核心主题——黄河与远古文明的故事。

紧接着,老师借助丰富的课件资料,把大家的思绪拉回了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。他清晰地讲解了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,是中国第二大河,还介绍了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。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片,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六千多年前河边村落里的祖先们修筑沟壕、喂猪、种地、打猎的生活场景。老师还专门设置了“五谷知多少”的小课堂,当孩子们认识了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,并用“五谷丰登”造句时,大家对远古农耕生活有了更真切的感受。

临近结束,老师把视野拓展到世界范围,对比介绍了古埃及(尼罗河)、古印度(印度河、恒河)、古巴比伦(幼发拉底河、底格里斯河)和中国(黄河、长江)这四大文明古国,让孩子们明白大河对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。整场讲座内容充实又通俗易懂,老师的讲解风趣生动,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。

此次活动以“黄河文明”为核心,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、形象的图文展示,让青少年读者们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远古生活与文明发展,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,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了人文素养。
未来,图书馆将继续依托“花开远方”公益讲座平台,推出更多精彩的文史活动,让更多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,让图书馆成为传承文化、启迪智慧的乐园。
 
	 公告通知
公告通知